五年来,学校科研项目从立项级别、数量、经费均取得突破,成果奖励水平不断提高,专利工作快速发展,学术交流日益深入,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与经费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38项。2013年,我校首次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1项(孙玉壮教授主持,资助260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孙淑云教授主持);刘心教授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奖励性后补助1项(100万元)。科研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签订合同项目535项,同比(上个五年)增长75.4%;合同金额12572万元,同比增长236%;其中2013年的合同额(4007万元)比上个五年(2004—2008)签订合同的总和(3738万元)多269万元。累计到款8870万元,同比增长247%。其中,王桂梅教授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邯郸宝峰矿业有限公司九龙矿签订了“九龙矿超高水充填系统研发”项目合同,研发资金600.29万元,创出了我校单个项目研发经费的历史新高。科研经费逐年增加。
二、科研成果奖励与论文专利
奖励和专利工作有新进展。主持完成的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从上一个5年的28项增加到87项,增幅达204%。其中,孙玉壮教授参研的《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项是我校作为合作单位首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李万庆教授主持的《低位热能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孙玉壮教授主持的《煤中伴生矿产形成机理、富集规律及其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分获2012年度及2013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奖项是我校获得的省级最高科学技术奖项,也是我校近几年在奖励申报方面取得的突破;哈明虎教授主持的《不确定统计学习理论及其在管理预测与决策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该奖项是我校首次获得省级社科二等奖。
根据河北省2013年专利授权统计显示,我校2013年专利授权量达57件,位居河北省高等院校专利授权量排名第六。
我校发表学术论文9727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574篇,SCI收录期刊论文243篇,EI收录期刊论文325篇,发表学术著作93部。
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建设有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0个市级科研平台机构。特别是“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立项建设,有力地支撑了我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顺利验收;“煤矿综合信息化河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3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支持;河北省“三化”协同发展社科研究基地获批建设,实现了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省级平台零的突破。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2013年我校首批组建了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列入河北省建设计划;“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列入河北省培育计划。